大腦警覺性高 容易認床

你也是在行李內放著大枕頭、玩偶、毛毯的認床一族嗎?平常都是一躺床就呼呼大睡,偏偏每次來到新的地方,明明累得要死,卻輾轉反側就是睡不著。有人怪飯店的床不舒服,但其實這是大腦運作的結果。睡眠專科醫師江秉穎說,這是人類的本能,幫助來到陌生環境的人,足以在休息時仍能警醒應對突發的狀況,所以別怪認床,這可是大腦想要保護你哪!

 

第一夜效應 其實是大腦幫你守夜 讓人能快速逃命

江秉穎醫師說,人體五感「眼耳鼻舌身」各有閾值,入睡後感官的閾值會自動調整,閾值越高,感官需要反應的時間就變得越長。假設一般外界的刺激,白天大概十分鐘可以感受到,入睡後卻可能要三、四十分鐘才會把人吵醒,這也是休眠後人體感官閾值升高,對外界環境較不敏感的表現。

當中,比起視覺和味覺,人的聽覺和嗅覺是暴露在外的,因此當身體在入睡後,聽覺和嗅覺仍舊容易受到干擾。台灣的研究團隊發現,嗅覺是人類入睡後,五感中閾值上升較少,也就是較為敏銳、維持運作的感官。江秉穎說,這個原因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,人類在荒郊野外生活,睡著後所有閾值都上升很多,當猛獸這類掠食者欺身時,會來不及逃命,所以保留嗅覺是人的演化機制所造成的。

近期美國布朗大學學者玉置應子(Masako Tamaki)的研究,更提出認床現象與睡眠心理學裡的「第一夜效應」(First-Night Effect,簡稱 FNE)相關。學者根據在鳥類和海豚身上進行的研究結果,發現這些動物在睡覺時讓一半大腦保持清醒,以便在休息的同時保持足夠警惕,避開捕食者。人類也有近似的運作機制。這篇研究於 2016 年發表於當代生物學《Current Biology》期刊。

 

如此看來,認床應該算是件好事,不過睡不著又睡不好該怎麼辦?每次出門都要帶著大包小包像搬家一樣,未免也太辛苦。江秉穎醫師從身體所需的「環境感」著手,將在下篇文章中提供幾個簡單妙招,讓你有望減輕行囊。

 

作者 康健雜誌

《康健雜誌》創刊於1998年,隸屬天下雜誌群,健康生活類月刊。針對共同追求健康樂活為目標,且偏愛「飲食及運動健身」類型議題的族群,康健網站的特色已不僅著重於樂活、健康的軟性訴求,亦包含醫療新知、疾病治療等知識上的滿足,讓在繁忙的生活壓力下生活的一群人,找到輕鬆的園地,可以分享交流,更聰明的過健康生活!

 

現在預約 ➔ 享來店禮 ➔